最近,捐精话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。
先是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倡议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捐精,引发关注。
接着人们发现,北京、陕西、山东、湖北等多省,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捐精倡议书。
因为精子供不应求,各地都承诺对捐献者给予高额补贴。不少网友开玩笑称,这倒是一个致富新门路。
然而,虽然响应者众,新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。
从2月7日开始,云南省人类精子库连续两天发文,倡议昆明大学生捐精。
为什么锁定大学生群体?原因很好理解,因为大学生年轻,身体素质相对较好,精子质量也就更有保证。
精子库给出的补贴相当优厚。
在正式捐献前,先免费为志愿者做一套价值1000多元的全套男科体检。体检合格,完成捐献后,总计给予4500元补助。
而捐献者报名条件是,身高需在165CM以上,无遗传病、传染病,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在读。
平时大家见过的倡议书多了,但这么急迫高调倡议捐精的,貌似还是第一次见。
仅仅过了一天,2月9日,“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倡议大学生捐精”相关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也是在这一天,陕西省人类精子库也紧跟云南步伐,向大学生发出捐精倡议。
流程是差不多的,先对捐献者的精液进行初筛,初筛合格免费体验,再确定是否通过。
陕西这边对身高的要求比云南高,需在168cm以上。但补贴也给的要高一点,达到了5000。
同一时间,山东、湖北、江西、海南等省,像商量好了似的,集中发布了捐精倡议,开出的补贴普遍在5000以上,其中江西给出的最高补贴为6000。
对大学生来说,数千元补助还是颇具诱惑力的,一时之间,捐精志愿者的报名数量激增。
仅10号一天,陕西人类精子库就接到近300个预约电话。
事件引发关注后,不少网友开玩笑称,这是男性青年的致富新捷径。
隔三差五就去捐,全国补贴拿一遍,岂不美哉?
但这种幻想也只能是幻想,根据我国规定,每个人一生只能捐精一次,且各地精子资料库都是共享的,根本没有空子可钻。
还有一个更扎心的现实问题——并不是每一个男性青年,都能达到捐献标准。
因为精子需要超低温保存,所以对于捐献者的精子质量筛选是很严格的,一直以来捐献主力都是大学生群体。
但即使是大学生,精子合格率也令人堪忧。
就在去年,重庆人类精子库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子终极大PK,名叫“蜀你最强”。
凡是在重庆上大学或已毕业的男生都可以参与,谁的浓度最浓,谁的活力最高,谁的形态更漂亮,谁就是男生中的战斗机,参与爱心捐献,便可获得5000元奖金。
既然比赛口号喊得这么拉风,这就已经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男人的荣誉问题。
当地男生们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,但最后结果却很尴尬——
精子质量入围合格者,不超过20%。
实际上,这不是重庆大学生的锅,近年来,国内男性精液质量整体都在严重下滑。
这一点,从中信湘雅的数据就能看出来。
中信湘雅人类精子库是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,冷冻精子高达15万份。
2006年,该精子入库合格率为45.9%,2008年下滑到41%,2010年-2013年下滑到40%之间以下。
到2014年、2015年就直接跌到了17.9%和17.7%。
从中信湘雅的数据来看,7年时间,入库精子合格率跌了一倍半不止,而现在,已经又过了7年。
这也与全国精子库告急的情况相吻合,健康精子越少,不孕不育人群就越多,精子“供应”就越紧俏。
这足以引起重视了——
各地精子库告急,我们的关注点更多还在高额补助以及对捐精细节的好奇上,但它背后其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肃议题。
精子不合格有许多原因,有的是先天遗传或有身体疾病,有的是检测前过度纵欲。
而年轻人精子质量普遍下滑,则反应的是当代青年的生活压力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。
不得不说,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不容易了。
生在阶层最固化、底层竞争最激烈的时代,又普遍都是独生子,除了要独力抚养老人,还有三座大山压在身,掏空家里6个钱包买了不知会不会烂尾的房,时不时还得被“996福报论”和专家们“年轻人不够努力”等言论鞭策。
于是躺平派有之,禁欲系有之,猝死者有之,青年人的哽咽声被消解在浮躁的都市里,只剩干涸的心灵和双眼,无人在意。
(凌晨,写字楼里的灯光)
学生呢,也好不到哪里去,应试教育下,什么师风师德、德智体美劳都要为分数让步,健康更不必说。
于是有了戴着眼镜挑灯夜读的莘莘学子,有了边骑自行车边运行电脑软件的清华卷王。
从学校卷到社会,一具长期熬夜,疲于奔命的躯体,怎样能有好的精子质量呢?
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也是我们一再提出,但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忽略的问题。
改善年轻人生活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,一时的补贴激励,解不了根源之渴,不能总是呼吁他们奉献,却无视他们的痛苦。
对大众来说,公开探讨精子质量目前仍是羞于启齿。
但对一个民族来说,它却意味着种族的延续。
我们不能一再犯短视的错误。